
“天府科技云服務”培訓現場
“再過一個月,又要開始下菌種了。有‘天府科技云服務’保障,企業增收路子越走越寬了!边@幾天,通江縣古林銀耳有限公司生產總監閆俊霖正忙著張羅新一季的赤松茸等食用菌種植。依托天府科技云,公司破解了困擾多年的廢舊耳棒利用難題,通過引種培育,成功篩選出結合基礎處理利用廢舊耳棒的珍稀食用菌種植,變廢為寶,年增收30多萬元,帶動數百戶村民種植。
近年來,在省科協的全力指導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統籌推進“天府科技云服務”工作在巴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截至目前,全市在“天府科技云服務”平臺注冊科技工作者46779名,發布科技服務4386項,發布科技需求6138項,轉化科技成果21項,承接科研項目14項,達成交易約3.38億元,打造科普共享基地37個,精準推送科普短信362萬條,精準科普服務量961萬人次。
高位推進 多維推廣
“天府科技云服務”工作旨在幫助科技工作者(團隊)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幫助企事業單位破解技術難題,幫助普通民眾提升科學素質。做好“天府科技云服務”工作,對助力巴中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意義非凡、影響深遠。市委四屆十二次全會明確要求加大“天府科技云服務”平臺建設,精準“四服務”工作,并納入全會《意見》重要部署和市委對市級部門、縣(區)目標考核體系。
“我們依托‘天府科技云服務’平臺,充分挖掘科技所能所需,全面實施全員科技‘保姆’服務工作,建立‘一人一策’‘一單一策’和‘全員全程保姆式’服務機制,當前,全市共有科技‘保姆’67名,均已全部投入服務工作,進入了‘保姆’服務狀態,完成‘一人一策’‘一單一策’服務110單,促進科技供需資源精準對接,助力振興發展!笔锌茀f相關負責人介紹。
同時,強化陣地建設,整體推進。截至目前,市、縣(區)投入280萬元,均按“六有標準”建成“天府科技云服務”中心,并完成驗收投入運營。進一步明確職能職責,堅持全市一盤棋,統一明確八部一室職能職責,運用平臺精準開展科技“四服務”。市科協系統全體干部職工入駐“天府科技云服務”平臺,以平臺為載體、“四服務”為抓手,統攬科協各項工作。
開展矩陣宣傳推介,多維推廣。除常態化開展掛包聯系、一對一宣傳指導外,同時采取全媒體與活動開展相結合方式全方位宣傳推廣。依托《巴中日報》《巴中晚報》、“巴中科普”微信公眾平臺、科普畫廊等平臺集中宣傳推廣。并利用全國科普日、院士(專家)工作站推進會、鄉土人才創新創業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創文保衛等活動開展推介宣傳。
梯次培訓 服務有力
“通過常態梯次培訓,我們的工作人員能更好地開展運用、指導、服務,更精準為企業提供‘所能’‘所需’服務!倍麝枀^科協主席李平介紹。
為切實解決平臺注冊運用上的思想認識轉變、技術操作難題破解、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建立等三個主要問題,市科協從三個梯次開展常態培訓,全面提能。對市科協機關定期培訓。結合階段性具體工作任務,對市科協全體干部職工進行常態化培訓,確保每位干部成為善運用、會指導、能服務的“專業保姆”。對全市科協系統動態培訓。系統分析全市科協系統工作經驗和短板,組織市、縣(區)相互借鑒交流學習、現場培訓。對市級相關部門集中培訓。對市級30家協同推進“天府科技云服務”成員單位聯絡員進行業務培訓,力爭培養一批助宣傳、熟操作、能指導的“保姆助手”。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強化保障。圍繞任務制定方案,健全工作責任落實機制。制定了《天府科技云服務工作實施方案》,梳理工作清單,細化工作任務,明確工作責任。圍繞目標實化細則,健全考核指標落實機制。經與市目標績效辦協商,并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制定《2021年度“天府科技云服務”工作考核細則》,分類明確市級各部門目標任務,使考核指標更具體、可量化、好操作。圍繞服務發展“保姆助手”,建立部門協同機制。以《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等關于協同推進天府科技云服務的意見》為依據,協調市推進天府科技云服務工作相關部門分別確定一名分管領導和聯絡員,發展“保姆助手”,壯大“保姆”隊伍。圍繞平臺發揮職能,建立線上線下聯動機制。依托“天府科技云服務”平臺“四大功能”,建立“123+1”工作體系,以線上平臺支撐科協職能作用發揮,形成線下品牌活動、品牌載體與線上平臺有效互動。(張維)
|